李璋,唐高祖李渊的四叔,生年不详,去世于580年。李璋的历史背景颇为复杂,他是西魏陇西郡公李虎的第四子,曾在北周时期担任过官职,而与亲吐蕃的文成公主之间也有血缘关系。李璋的死因颇为戏剧化,源自他参与了谋杀权臣杨坚的阴谋。
当时北周的宣帝继位后,极度猜忌各位王爷。为了自己的享乐,宣帝甚至退位为太上皇,而由刘昉、郑译等人篡改诏令,命杨坚辅政。杨坚此时也对王爷们心存戒备,屡次图谋除掉他们。在这种紧张气氛下,李璋当时担任梁州刺史,曾参与了两次谋杀杨坚的行动。李璋与赵王宇文招一起,在第二次谋杀行动中策划了杨坚的死亡。事件发生在580年,杨坚试图脱离北周自立,宇文招对其实施了暗杀,但第一次行动失败,随即决定再次动手。宇文招设法邀请杨坚赴宴,企图在宴会期间加害于他。然而,杨坚在宴会上没有暴露任何破绽,最终他通过亲信元胄成功逃脱。第二次的谋杀行动彻底失败,杨坚反而以此为借口,诬陷宇文招与越王宇文盛谋反,将他们连同家族成员一并处死。而李璋也未能幸免,最终遭到杀害,但幸运的是,他的家族未因此受到牵连。
展开剩余76%唐朝建立后,李渊为李璋追封为毕王。李璋的后代在隋唐时期的历史中留下了显著的痕迹,下面我们一探究竟。
李璋有两子,分别是长子李韶和次子李孝基。
长子李韶
关于李韶的资料较为稀少,生卒年没有确凿记载,字孝继。他曾在隋朝担任泽州刺史,但因某些原因去世,具体情况无从得知。唐朝建立后,李韶被封为高平郡王。尽管史料稀缺,但可以推测李韶在唐初朝廷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且其死因未必简单。
次子李孝基
李孝基生于567年,唐朝建立前几乎没有相关记载。到武德元年(618年),李孝基才被李渊封为永安王。此时,他已年届五十。李孝基曾担任陕州总管和鸿胪卿,但因罪被罢免。由于初期唐朝人才匮乏,李孝基于619年再次被启用,负责攻打叛将宋金刚。事件的起因是夏县的吕崇茂反叛自立,李孝基领兵与宋金刚激战,最终败北并被俘。虽然李孝基试图逃脱,但最终还是被杀害。消息传到李渊耳中时,李渊悲痛欲绝,为此废朝三日。李孝基的尸体未曾找到,但唐朝朝廷追赠其为左卫大将军,谥号“壮”。由于李孝基没有后嗣,李渊以李孝基的兄长李韶之子李道立为嗣子,封高平王。
李璋的孙辈
李璋的孙子主要是李韶的儿子们。李韶至少有四个儿子,其中一子过继给了李韶的弟弟李孝基。李韶的儿子们包括:江夏郡王李道宗、广宁郡王李道兴、博陵郡公李道弼,和过继的李道立。
1. 李道宗:李道宗被称为李唐皇室最能打仗的两个人之一。他十七岁时便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为李世民打败刘武周、平定窦建德等立下赫赫战功。后来,他又成功驱逐了突厥,开疆拓土,深得李世民的器重。然而,李道宗的晚年并不顺利,他因涉及贪污受贿被下狱,最终死于流放途中。
2. 李道兴:李道兴的资料相对较少,他生年不详,曾任燕州刺史,封广宁郡王。玄武门之变后,李道兴降封为县公,后因对交州瘴气疾病的恐惧,患病去世。
3. 李道立:李道立是李韶的孙子,由于李孝基没有子嗣,李道立被过继给李孝基。武德九年(626年),李道立被降封为高平县公,后在唐高宗永徽年间去世,享年不长。
李璋的曾孙辈
李道宗的后代中,李景恒与李景仁是两个较为重要的人物。李景恒曾被流放后,降封为卢国公,官至相州刺史。李景仁曾官至潞城令,贡献较少,但在史书中有记载。
李道宗的女儿李氏被封为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和亲”公主之一。她的婚姻深刻影响了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成为两国的政治纽带。
李璋的四世孙辈
李少康是李道立的孙子,李景淑的儿子,官至睢阳郡守。李少康在应对灾情方面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成功吸引流民到徐州,缓解了灾民困境,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嘉奖。
李璋的五世孙辈
李涵是李道立的曾孙,官至右仆射、襄武县公,后被赠予太子太保。他是唐高祖李虎的六世孙,出身于毕王房。李涵官职历任从军并参与过多次镇压叛乱,最终因病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
李璋的六世孙辈
李涵的儿子李鰅,在唐德宗贞元初年担任饶州别驾。由于私生活的不当,李鰅因与宫中御医有私信往来而遭到处罚。尽管史料对李鰅的记载不多,但这段经历依然在历史中留下了一定的印象。
李璋的家族不仅在隋唐时期影响深远,李璋本人的生死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王朝更替中的权力斗争与家族命运的无常。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配资平台app,股票如何配资,上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