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7月24日电(记者刘玉龙、吴慧珺、孟盈如)调研了解到,当前低空经济发展仍面临部分技术仍处于研发探索阶段、空域数字化管理能力不足、复合型人才短缺、飞行服务商业模式尚未成型、跨部门协同机制尚未完善等挑战。要实现A点起飞B点降落的载人旅游观光,以及更长远的城市空中载客运输,需要企业不断创新技术,相关部门加强统筹、加快低空新基建建设等。
——先从单一空间试点符合航空业循序渐进发展的思路
全国第一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EH216-S运营合格证(OC)运行种类为“留空飞行”,经营种类为“载人类”,并要求A点起飞A点降落、下雨及大风(6级以上)等条件下禁飞等。受访人士指出,先从单一空间试点符合航空业循序渐进发展的思路,允许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行仅仅是打造空中交通的第一步。
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表示,首批获得OC的两家运营企业,目前正在积极做完全面向公众开放的筹备工作和试运营,并划定相关适合载人旅游观光和体验飞行的飞行航路。同时,与中国民航局以逐步打开的原则制定相关策略,推进下一个阶段进行A点起飞B点降落的载人旅游观光和体验飞行申请,未来将在已经获得OC的基础上逐步递进,实现更广泛场景的飞行运营种类。
图为中国民航局颁发给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
“这是监管部门和运营人(OC持证企业)为了共同推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和商业运营安全健康有序发展所共同采取的逐步推进策略。”贺天星说,类比汽车工业近150年的发展史,新型民用航空器和低空经济才刚起步,还需围绕生态建设做更多的基础工作,来筑牢飞行安全根基。
贺天星表示,目前围绕城市空中交通生态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地面的物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起降场、充电桩、停机航站楼、消费区等还需要加大建设力度;空中信息化数字化的智能管理网络体系还无法为航空器大规模应用和商用提供充足的保障。只有以上这些新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才能够实现“以点连线,织网成面、空间成片”的空中出租车交通模式。
“从地方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推动低空飞行从试验测试到规模化应用,宜飞场景至关重要。”自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杨光全说,当前自贡市发展低空经济面临一些全局性的制约瓶颈,如全国范围内低空飞行器的监测、识别、追踪技术仍处于研发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可靠的解决方案,导致地方安全监管能力不足;低空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系统建设缺乏统一标准规范,地方项目谋划推进缺乏政策依据与实践支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专题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则要求;要落实安全为先的发展理念,坚持管得住才能放得开,抓紧建立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厘清安全监管职责边界,不断强化低空安全治理能力。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运输与物流研究部主任、教授级高工高月娥表示,发展低空经济要因地制宜、坚持安全底线,同时,还要研判市场有效需求,加强基础设施保障条件建设,有序拓展应用场景,强化安全管控,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等。
——头部企业将低空+文旅作为突破点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
从企业运营看,头部企业目前都将低空+文旅作为突破点,远期则都着眼于打造城市空中交通。
如亿航智能将公司定位为城市空中交通行业(UAM)平台运营商。亿航智能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胡华智介绍,把旅游观光作为首个运行场景,有利于快速积累大量运营的经验,未来,公司将与合作伙伴逐步转化到UAM城市空中交通的场景,逐步落地并扩大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的商业运营蓝图。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鹏汇天)以“全球领先的低空产品创造者”为愿景,倡导“让飞行更自由”。“低空经济要形成万亿级规模必须解决载人、载物的交通问题,而‘空中通勤’的场景发展需要一定的孕育时间。”小鹏汇天副总裁仇明全说,小鹏汇天内部预判低空飞行将率先从“限定场景”开始,如郊区、景区、飞行营地等,逐步过渡到“典型场景”应用,如场站之间的交通、跨城交通等,最终才会实现门到门、点到点的“3D立体交通”。简言之,即先“野外飞”再城市CBD飞,从郊区到城市,从体验飞行到空中交通。
零重力飞机工业(合肥)有限公司(简称零重力飞机工业)致力于“构建地球上第三种交通生态”。“倾转旋翼是目前公认的未来城市空中交通和短途物流运输的终极答案,但需要足够的技术储备和耐心。”零重力飞机工业首席战略官陈炎说,综合考虑当前的政策环境、基础设施条件、产品技术成熟度等,未来2-3年,低空载人类应用场景大概率以封闭空域为主,低空+文旅有望率先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其中,景区、航空飞行营地等可能是最佳的应用场景,但远期目标还是要走向开放领域,构建新的交通生态。
“低空经济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代表,未来有望形成‘人人用无人机,家家享受无人机服务’的场景。”国家空管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空天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承旗说,低空经济将开创智能服务新时代。
——地方推动低空新产业、新模式、新场景、新动能发展
面对新机遇,一些地方也正在加速形成低空新质生产力。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执行主任程羽表示,推动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简称合翼航空)载人安全运营是合肥抢抓空中交通管理试点机遇,高效落实低空试点任务的重要举措。为此,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承担“低空都管局”职能,谋划推进城市级空域划设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飞控平台研发、低空安全防控,先后建成城市空中交通超级枢纽航空港,构建多模融合低空智联网、融合飞行试验区等,推进飞服中心实体化等。
程羽介绍,未来,合翼航空将管理并运营不同种类飞行器,成为一个多元化的低空运营管理平台,针对空中交通接驳、低空文旅观光、空中物流配送、智慧城市管理、高空消防应急、空中医疗救援、无人机行业应用等多个场景提供运营服务。
记者从广州市发展改革委获悉,目前广州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超4000家,拥有亿航智能、小鹏汇天、极飞科技等“全球独角兽”企业。广州将充分发挥亿航、小鹏汇天、交投集团、数科集团、工信部电子五所、中汽中心、市城规院等企业作用,推进建设产业基地、试飞基地、低空起降设施网络体系及低空智联网系统。其中,黄埔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能制造基地2024年10月动工,预计于2026年实现量产。
杨光全介绍,自贡市坚持以低空制造为主、场景飞行和服务保障为翼的“一主两翼”发展思路,通过实施“建圈强链”工程、规范全市低空飞行活动、拓展政务行业消费领域场景等,推动低空经济从“起飞”到“腾飞”。
股票配资平台app,股票如何配资,上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