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咱们后台瞅见一个山东老哥留言,挺有意思的。他说自己年轻时候在国营机械厂干了十二年,档案里头还写着“国家工人”,那感觉跟拿个小红本似的,倍儿骄傲。后来2016年厂子一改制,下岗了,自己就成了“灵活就业人员”,一个人交社保。最近听说老同事有人说,“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可能不认工龄,退休时候待遇还受影响,整这事儿把他给愁的,特意跑来问咱靠谱不。
其实我身边也有不少熟人跟他差不多,国营厂出来,档案里工龄一大截儿,现在都自己交社保,可心里还老有点悬,怕到手的养老金缩水。说实话,这种事儿,咱小时候谁会想着?我爸妈那代人就是认“身份”,咱们现在讲究就业状态,政策变了,挺难一下子转过弯来。
前阵子我去社区排队办医保卡,旁边大爷大妈聊得热火朝天。有个阿姨还拿着档案复印件,跟窗口的说,她是“国家工人”,得按上头的工龄算。窗口的妹子直乐,说现在都看你实际交了多少年社保,工龄只是个“历史印记”,真要按新政策来算。听得我一愣,原来这事儿儿不是个别现象,很多人都纠结着呢。
不过我觉得哈,档案那玩艺儿可不能丢,像咱们陕西这边有些单位都喜欢“找不到档案”,一丢全家跟着着急。退休前最好提前查查社保缴费年限,再瞅瞅档案还在不在,别到时候办退休卡壳,光后悔都没用。我有个隔壁王姨,去年提前去查档案,发现材料缺一张工资表,硬是找了一个月才补齐,后来顺顺利利办了退休,心里可踏实了。
还有个事儿吧,灵活就业参保其实没啥大毛病,很多人都以为待遇会低,其实只要交够年限,基数选得合适,退休拿的钱跟单位职工差不多。北京有个亲戚,每年自己交社保,基数选得高点,结果退休后比不少单位上班的还多拿一截儿,关键还是自己得用心。
现在政策说得明明白白,啥“国家工人”身份啊、工龄能认就认,主要还是看你缴费年限。只要档案还在,材料齐全,咱们下岗后自己交的钱也都算数。不信的话,可以去社保局问一嘴,别光听邻居瞎唠嗑。你们身边有没遇到过这种纠结工龄和身份的事?有没有谁退休办手续卡过的?不妨在评论区唠唠,看看大家是咋想的~
股票配资平台app,股票如何配资,上杠杆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